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发展,除传统的化学治疗与物理治疗之外,脑机接口技术所代表的数字治疗被视为现代医学最具前景的颠覆式创新领域之一。
本文对脑机接口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的现状进行简单梳理,供有需求企业参考。
一、脑机接口技术简介
1、脑机接口技术概念
脑机接口(BCI)这一专业术语,是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 Jacques J. Vidal 教授于 1973 年首次提出,指通过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直接创设直接连接,实现大脑和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
BCI系统环路示意图
2、脑机接口技术分类
二、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审批建议及相关研究成果产品案例
BCI技术正在从实验室科研走向临床应用,目前针对此类产品并未明确的列在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但在注册时可依据《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中“侵入器械”的表述和《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对预期用途为“刺激瘫痪部位运动及抑郁症等疾病的辅助治疗”等此类描述进行参考。
1、BCI设备的分类监管要求汇总
器械分类 | 监管要求类别 |
侵入式脑机 | ① 可参考《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中对侵入式医疗器械的判定,高风险类型监管一般按Ⅲ类注册; ② 对于侵入式医疗器械可以分拆为不同部件申请医疗器械注册,就不直接侵入人体的外部操控装置,如“测试刺激器”、“程控仪”等,可按照第II类医疗器械监管。 |
对于具有增强或刺激类等辅助治疗功效的非侵入式脑机 |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预期用途为“刺激瘫痪部位运动及抑郁症等疾病的辅助治疗”的”动磁场治疗设备“纳入第Ⅲ类医疗器械监管; |
2、BCI设备审批建议
(1)境外审批法规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的《用于瘫痪或截肢患者的植入式脑机接口(BCI)设备的非临床和临床考虑因素—FDA工作人员指南》(“BCI设备指南”)其中对植入式BCI医疗器械在申请临床研究性器械豁免或注册上市的预提交阶段提出了可借鉴的一般性建议,建议的主要内容如下表所示:
非临床性的建议 |
|
动物试验方面的建议
|
|
临床试验方面的建议 |
|
上海市在2021年发布的《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中对脑机接口技术在临床研究方面提出建设性建议:建立动物模型脑机接口行为范式和临床伦理与实验体系,研究非侵入式脑态调控技术,为脑疾病患者提供辅助治疗手段。
(2)BCI企业可尝试申请医疗器械特殊审批
除按照一般流程申请医疗器械注册外,企业在满足相应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创新审批、优先审批、应急审批及附条件批准(点击文字即可浏览各审批详细流程)等通道加快审批进程,NMPA将予以优先办理技术审评及行政审批。
3、相关研究成果及产品案例
研究领域 | 地区 | 相关案例及产品 |
血管介入式技术研究 | 境外 |
|
国内 |
| |
柔性电极技术研究 |
| |
其他技术路线研究 |
| |
辅助性脑机接口 | 境外 |
|
境内 |
| |
康复性脑机接口 | 境外 |
|
境内 |
| |
慢性意识障碍 |
| |
抑郁症与焦虑症 | 境外 |
|
国内 |
| |
感觉缺陷诊疗 | 境外 |
|
国内 |
| |
癫痫和神经发育障碍诊疗 |
|
本文内容和数据部分来源
1. 【动脉网】-《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审批难点及法律问题探讨》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第15号】-《医疗器械分类规则》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4. 【动脉网】-《BCI+医疗健康行业研究》
5. 【1991T互联网数据中心】-《经济学人》:脑机接口技术是下一个风口
6. 【中国人中智能产业发展联盟】-《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白皮书2021》